【触摸遂宁乡土文化 聚焦学生终身发展】遂宁高级实验学校省级科研课题之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遂宁高级实验学校省级科研课题《以乡土文化为载体建构高中综合实践育人活动的研究》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加强“乡土文化”资源的收集和整理,丰富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知,激发学生课题研究兴趣与内驱力,使课题研究更富实效,学校高中部教科室课题研究组核心成员特组织高一高二部分学生前往广德寺、灵泉寺、黄娥故里和宋瓷博物馆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圆满成功,呈现以下特点:
坚持一种理念:努力提高学生乡土文化情怀,提高学科教学乡土文化渗透,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务实中见成效。
立足一个中心:课题研究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紧密结合。
运用两种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研究,用教学实践的方法研究。
渗透两个聚焦:聚焦乡土文化,聚焦综合实践。
(一)广德寺——西来第一禅林卧龙再兴广利
广德寺,中国皇家禅林。广德寺所在的广德风景区,位于遂宁市城西大约三里的卧龙山,广德风景区是省级风景名胜,而广德寺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面积约8350平方米,园林面积约18万平方米,其宏伟规模,堪称全省第一。始建于唐(公元618年前后),原名石佛寺;大历二年(767)更名为保唐寺;大历十三年(778),敕名"禅林寺";德宗建中初年(780),敕名善济寺;昭宗天复三年(903),敕名"再兴禅林寺"。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敕名"广利禅寺"。明武宗正德年间敕赐"广德寺"。
广德寺现存规模为明洪武元年重建并经清代多次扩建所成。庙寺规建于卧龙山山首。从山麓至山顶,依山建寺,中轴线上有殿宇七重,东西配殿独自成院,大小殿阁塔坊共有25座,多为明代建筑,但主次分明,左右对称,有宋代建筑布局风格。
寺内现存珍贵稀有文物有明代木质结构圣旨坊,唐代德宗贞元三年建幽骨塔,北宋善济塔(俗称舍利塔、肉身塔),及建于宋、明、清几代的石碑。
全寺以"大雄宝殿"为轴心,呈三列纵向分布,从山麓至山顶,共有殿宇九重,亭榭二十六处。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有哼哈殿(山门殿)、圣旨坊、碑亭、天王殿(兜率天)、大雄宝殿、佛顶阁等依次排列,层层叠起;东有千佛楼、燃灯殿、百子殿;西有地藏殿、观音殿、念佛堂、善济塔、玉佛殿等。这些殿舍各抱地势,主次分明,对称有序, 斗拱华丽,翼角出翘,脊饰雄壮,肃穆壮观。
因受唐、宋、明朝十一次敕封,广德寺声名大振,明代极盛,僧人千余,曾主领川、黔、滇三百余山,被尊为"西来第一禅林",成为远近向往的川中名胜及闻名西南的佛教圣地,每年二月香会九月观音生日期间,香客、游人如云,年久不衰。
一千三百余年来,广德寺历尽沧桑,几度被毁,又数次重建,但它的香火并没有因此衰败。
自1985年报经省政府批准为开放寺庙以来,经过近20年的维修、改建、扩建,寺容更是焕然一新,道场分外兴盛,国内外乃至东南亚各国的朝山进香者、览胜旅游者络绎不绝,年逾百万人次。
神采飞扬 无限激情
朝气蓬勃 弘扬有继
驻足欣赏 无比神往
凝神专注 拜读经典
轻抚石刻 感受厚重
(二)灵泉寺——川中禅林 西方圣境
灵泉寺,位于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灵泉山,与广德寺隔涪江相望。寺庙依山而建,苍松古柏,绿树成荫。山间有一泉,色碧味甘,终年不溢不涸,名曰"灵泉"。遂宁灵泉寺是国家AAAA风景区,主要景点有灵泉、观音广场。
据载,苏东坡曾于石壁题书"七泉"一首,现已不存。灵泉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时寺号为圣佛寺,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重建后,寺方以山名。据《舆地记胜》记载:灵泉山,隋开皇中,因大雾晦暝三日而解,忽有释迦石像立于其所,遂建寺,号圣佛寺。北宋真宗赐名资圣院,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重建后,命名为灵泉寺。在隋、唐、宋、明鼎盛时期,香火兴盛,西南各省前来朝山进香者络绎不绝,被誉为灵泉圣境、西方圣境,几与南海普陀山齐名,已列入《全国名胜词典》。现为川中佛教活动中心和旅游胜地。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分别是观音菩萨的生日、出家日和得道日,届时四方信徒云集,热闹非凡。
灵泉寺始建于隋开皇年间(581-600),远在一千多年前就已成为佛教圣地历称:西方圣境",北宋真宗祥 符元年(1008)钦赐寺名《资圣禅院》明孝宗弘三年(1490)赐名灵泉寺,重建下寺佛堂,清朝乾隆尊重佛教在灵泉寺大规模增修殿堂当时的《灵泉寺》已是楼阁重叠,神像繁多。
灵泉寺绝顶有泉,绀碧甘美,不溢不洄,宋代苏东坡对灵泉有赞咏曰:"泉泉泉泉泉泉泉,古往今来不计年,玉斧劈开天地髓,金钩钓出老龙涎",并于壁间大书《七泉》二字,全寺上,下两寺,下寺建于灵泉山麓,建有《大雄殿》、《天王殿》、《文昌殿》、《古佛殿》等十二殿堂。上寺建在灵泉山顶,有《观音殿》、《祖师殿》、《眼光殿》,等九个殿堂,以及新建的《观音阁》寺内林木苍翠,清幽宜人,建筑宏伟壮观,历来为川中名胜早以名扬川内外。灵泉寺历史悠久,历代高人涉足灵泉,留下不少遗迹,清朝贤相张鹏翮诗称颂:"千载灵泉古道扬,唐朝名胜冠诸方。云龙野树藏山寺,风送霜钟到德阳。石佛阶前秋月冷,残碑亭下稻花香。霞杼直上高峰顶,万里睛空望帝乡。"清道光二十三年,两广总督林则徐,到遂宁登上灵泉题署《香林德水》匾额。
灵泉寺地外中亚带,全年气候温和,植物很好,是川中丘陵地区最美富饶的植物宝库,绿化面积达233公倾,森林覆盖93.90%现有乔木,灌木、草木、摅蕨类植物30个科,60余种,古柏600余株、麻椁树223株,黄椁树69个科,早以成为游人观赏之所,四方香客朝拜络绎不绝,尤其是每年的二、三、九月香会期间,来自省内外,县内外的善男信女,观光团体,摩肩接踵。高峰期达200万人次,大道常有拥塞之势。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于1958年被四川省委[总号(58)212号]文件批准,灵泉寺为四川省汉族地区第一批佛教道教各山寺庙宫观保护单位,改革开放后经省,市于1985年11月1日再次批准《灵泉寺》为佛教开放寺庙,经过十多年的恢复修建。灵泉寺以它庄严,清幽的风姿吸引着国内外众多的宗教信徒和游客的瞻仰观赏。
古朴厚重 浓阴雅静
壁画精妙 韵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