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经开区高中地理学科课题《<地表形态的塑造>学生困惑点及突破方法实践探究》

发布时间:2021-12-28   浏览:2281
破解学生困惑点 助推学生发展
 ——遂宁市经开区高中地理学科课题展评课简报
以经典高考题为例,破解学生困惑,助推学生发展。近日,遂宁高级实验学校遂宁经开区高中地理学科课题——《<地表形态的塑造>学生困惑点及突破方法实践探究》成功举办第二次课题展评课研讨活动。课题组成员何小勇老师倾情献课,课题组全体教师参与听课、评课。

课题组成员参与听课


学生讲述答题思路

首先,授课教师何小勇以2015年全国1卷10-11题为例,叫学生讲述做题思路,并说出其对本题的困惑点;其次,让学生讨论对困惑点的解决办法,让学生代表发言说出具体方法,教师及时引导;再次,对学生提出的对疑困点的解决方法进行总结;最后,献课教师同题异构,检测学生对突破方法的掌握情况。例如:学生对2015年全国1卷10-11题的困惑点在于图图转换,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然后归纳总结方法,再通过做另一组关于图图转换的题进行检测,在此检测中,学生运用何老师所讲方法解题,获得了成功,找到了自信。该展评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有趣,效果良好。  


方法的归纳总结与展示

本堂课重点解决了学生三个困惑点:
1、图图转换。2015年全国1卷10-11题,“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这道题需要学生将题中坐标图进行转换。很多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不知从何下手,甚至不知道要画图。要画好图必须先对原图进行分析:原图中有2m水深曲线(即垂直距离)和距海岸一固定点的距离(即水平距离),如何让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呈现在图上?引导学生思考后得出答案——画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能反映出从海岸带向海洋方向海底的地势变化,画出2m水深的点,然后就能画出这个点距海岸固定点的水平距离了。从水平距离的变化就能得出海底是侵蚀还是淤积。然后用一组题进行检测: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地层上升过程中河流水位保持相对稳定。问造成该断面附近地层上升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该断面会形成什么样的地貌类型。
第二组题也是图图转换,和上组题不一样的是,本题是将地形剖面图转换成平面图。学生的困惑点主要在方位感和对此类题解题方法上存在的问题,通过画简图可以解决。地形剖面图上标注东南方向,则说明河岸为东南岸和西北岸,那么此河段河道应呈东北-西南走向,再根据图中的堆积物判断出堆积岸和侵蚀岸,用“左手右手”法则可判定出河流的流向。

2、对沉积分选性的理解。这是一个纯知识的误区。 


判断“图中岩层的颗粒由①~④逐渐变粗”这一说法是否正确。误区:沉积岩①在上,沉积岩④在下,在下面的先沉积颗粒较大,在上面的后沉积颗粒较小。正解:首先,正确理解分选性,即同一时期,在同一外力作用影响下,颗粒较大、比重较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较小、比重较小的物质后沉积。而沉积岩①~④是形成于不同时期,它能反映形成岩层时期当时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不能得出各沉积岩沉积物的颗粒大小。

3、侵蚀与堆积的判断。2014年重庆卷9-10题,“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首先,让学生回忆这两个概念:不、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可以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称为侵蚀作用;在搬运过程中,如果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此处有砾石出现,砾石从哪儿来,上游来的;怎么来的,流水搬运来的,然后在此沉积。砾石为什么变圆的,磨圆的——流水磨蚀。

课题组全体成员课后交流研讨 

课题组全体参研人员课后就本堂课展开了讨论。首先大家非常感谢何小勇老师的精心准备,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堂精彩的高效的展评课。本堂课集中找到了学生知识上的困惑点和能力上的提升点,并找到了解决困惑点的方法,提高了学生解题能力。运用这些方法,学生可以更加快速、高效地解决地理问题。
学科课题立足问题,破解问题,并形成学科思想与方法、课程建设资源,这是我校学科课题研究的追求方向和共同愿望。推进会后,扎实开展学科展评课,落实深化课题研究既定举措,持续推进学科课题实践性研究,才是我们的所愿、所需、所为!